《四海風情》
中國心靈之旅(連載五)

拉卜楞寺

往「拉卜楞」寺的路上,因為雨天土鬆,山石滑落在路中,我們兩度下車幫忙搬石頭。大伙興緻勃勃的,又笑又鬧,但司機卻很緊張,直喊快上車、別逗留,他怕山石突然又滑下來,碰到車、打傷人就不好玩了。

有一段路,左邊是山,右邊是溝,有四個藏民在路中間使勁想挪動一塊大落石,看樣子這堆岩石才掉落不久,落點近溝,應是從高處墜下,如果被它打中,車子不扁也要被轟入山溝!兩輛車的司機毫不遲疑的蛇行繞過,急忙脫出危險地帶。

車子走了四個多小時,終於在晚上八點半抵達拉卜楞寺賓館。賓館緊鄰夏河,河水湍急,洶洶濁濁,不輸黃河。雖然是夏季,但是高原的夜晚天寒地凍,旅館又缺乏暖氣,沒有熱水洗澡泡腳,我還擔心長夜漫漫很難捱,沒想到旅途太疲倦了,一頭埋入沈甸甸的棉被裡,就呼呼大睡直到天光。

七月廿三日中午,我們受到拉卜楞寺的熱誠歡迎,總法台「格登加措」和大堪布「洛桑加措」兩位上師在廣闊的原野上,搭起帳篷,舉行「煨桑」,設宴款待我們的蒞臨。帳蓬設在一片綠野中,非常舒適,遠山雄挺,油菜籽田在眼前舖灑成一片,黃澄澄的鮮嫩小花泛艷,景緻姣麗,令人愉悅歡喜。

「煨桑」是一種祈禱儀式,藏民認為牛羊糞是辟邪物,把羊糞、牛糞、松耳石、糌粑、柏葉、酥油等物一起燒,可以祈求上天的賜福,兩位上師還燒白色「哈達」綢緞,表示對訪客最高的敬意。他們站立在帳蓬前歡迎我們,大家互獻哈達,氣氛極融洽,像老朋友一般的友善,毫無生疏感。

午餐的菜餚有酥油糌粑、麵片、炒青稞、犛牛奶、酸奶、蕨麻,還有當地果蔬,新鮮可口。酸奶的做法很特殊,先將一小勺的酸奶攪勻,倒在缸裡面,接著煮沸以後,再倒入溫熱的牛奶,然後加蓋放在溫熱的炕上面四、五個小時,讓它發酵,並自動冷卻,酸奶就做好了,要吃的時候上面再撒些砂糖,清香潔白,滋補養顏。美國的酸奶一般從超級市場買回來的都是冷凍過的,不像這種溫溫涼涼的,現吃現舀,溫度恰好,口感最佳。蕨麻也叫人參果,細細長長,木褐色,是一種地下莖之類的植物,含豐富的澱粉質,煮熟了以後跟大米拌在一起,把酥油融化後澆上面,香噴噴的又帶嚼勁,香甜可口不亞於八寶飯。

餐畢,兩位上師在帳篷外送別時,天空突然飄來小雨,他們習以為常,不為所動,我們卻慌慌張張逃上車。

下午參觀甘肅佛學院,校長「格日才項」親自介紹。該校有百餘名僧人,包括四十多位活佛,從十八歲到廿五歲不等,來自甘肅省九十多間寺廟,免學雜費、食宿費,學成後返回原寺服務;僧人用一半的時間學習漢藏語文和常識,另一半時間在拉卜楞寺學佛法和廟務。上師代表華光紫蓮大學贊助該校,大家紛紛互獻哈達,照相留念。

傍晚,我在夏河邊散步,有兩個小女孩,一個撿著柴,一個提著餿水,衣衫很破舊,年紀看去只有八、九歲,但是臉曬得又黑又縐,經過的時候問我身上有沒有錢,我說沒有,她們就隨意討:「你能不能給我一些東西嘛?」我身上一襲喇嘛裝,能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呢?「筆,好不好?」我問,她們使勁猛點頭,我就把筆遞過去,年長的女孩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一把搶過,令我吃驚。

當晚,我們造訪兩位上師的共住私邸。此地的鎮集係依廟而建,估計一下少說也有千戶人家,但是地方公共設施卻很簡陋。民房的外圍都有土牆,牆與牆之間就是巷道,道路泥濘狹隘,僅容兩人擦肩而過,晚上沒有路燈,一片漆黑,有如鄉間野外,要月光照路。這時候,從美國帶來的手電筒大放異采,照在泥濘小徑上,我們藉著電光,躡手躡腳避過泥漿,還真有趣。

(未完待續)

蓮應法師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