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相論壇》
知是菩提 不會是菩提──唯識與修證(四)

從來沒有一個朋友和我們如此的親近,對我們的作用這麼大,幫助我們完成一切的事業,但是我們卻對「祂」不知不見,甚至將「祂」棄之如敝屣的。「祂」具足大修行人的體性,從來都不知道要抱怨,也不會向您表功。您知道「祂」是誰嗎?──就是底下要說的第八識。

明明白白的第六識,作主的第七識,其實都及不上第八識。後者隨時了知妄心的意向,無半點差池,是真正的了了常知,不像意識有時昏昧。第七識只能緣現有的境作主,而現有的境則是由第八識根據過去的業行所創造出來的,非第七識所能作主。何況,第七識的作主,往往是一種條件反射的慣性,這種慣性的形成,則是第八識的功能。因此第八識才是真正的主人,祂的功能,非意識思惟所能及,真正是不可思識!

阿賴耶識具備以下的體性,所以祂能夠決定業報。第一,祂與妄心同時存在。第二,祂了知妄心的心行(否則祂無法紀錄眾生的業行)。第三,祂不受六塵的干擾(不然的話,祂一定會對苦樂產生反應;不能自在解脫,就無法忠實的實現果報)。第四,祂的本體永不斷滅(如果祂會斷滅的話,所紀錄的業行就會毀壞,無法在千千萬萬劫之後,遇緣而呈現果報)。第五,祂所含藏的種子不停的流注變遷,所以有其性用,能被開悟的人所證驗。

講到這裡,就不好懂了。因為我們對於不屬於我和我所的清淨本心,完全沒有實際上的認知;用我們習慣的思惟方式,要想明白第八識,跟本是緣木求魚。《圓覺經》說:「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這個真心一定要親證,不能光談理論。

《維摩詰經》說:「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這是前述的第二和第三個體性。有的人就是參這兩句而開悟的。筆者也建議大家參這二句,因為這兩個體性極為具體,並不是虛無縹緲的想像,任何人都可以當下現觀、現證,正是密意的所在。

如果您參究這二句,忽然間頓悟了,您所悟的是真心在動中的運作方式,至於真心在靜中如何運作,您未必知道,解脫功德受用也未必現前。但是只要能承擔得下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思惟整理和驗證,不必多久就會像一隻頭上長角的老虎,一切未悟的眾生都無法抵擋您鋒利的問答。

前面說過:「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因此,阿賴耶識是遍一切處的。現象界的一切,既然都是從祂所生,那麼從這些現象的起滅,自然可以見到那個不生不滅的真心。《楞伽經》中大慧菩薩問佛:「大海波浪性,鼓躍可分別;藏與業如是,何故不覺知?」此處的「藏」是指如來藏,「業」則是指身心所顯現的煩惱。大慧菩薩問:「從大海波浪的鼓動就可以看到不曾變化的水。同樣的,觀察煩惱的起滅也可以明白真心,為什麼眾生卻無法明白呢?」應該是很簡單的東西,大家卻不明白。這是前述的第五個體性,下一回繼續說明。

台灣 岳靈犀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