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勝彥文集百四三冊─人生的空海》
花的世界

(文接三零二期三版)

對於花,我未拒絕過。……

每到一地,有弟子獻花,我即接受。有弟子獻花環,我就套在脖子上。

對壇城佛菩薩,我們供養花。

在大法會上,人人胸前均配上一朵大花。

當年舍利弗答:

「佛制比丘身不著花,於今我等大阿羅漢,身著香花,為不如法,不但犯戒,且損比丘威儀,所以要去掉它。」

在這個時代中,已不適宜。

當年的大阿羅漢舍利弗,確實執著外相太過,這也是天女給這些大阿羅漢的啟示:「是守戒,但,不能給戒守,戒啊戒,戒之在心。」

我不只對「花」有不同的看法,對自然界與人之間,都有不同的看法,像: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心事掛心頭,

應是人間好時節。

我對日月,不是敬畏,也不是感傷,自然的現象,本身就是「自然」,沒有含任何情識。

「自然」有情識,是因為騷人墨客內心的反映,像日月如梭、天地含愁、草木生悲、淒風淒雨、流水無情,全是個人的心境問題。

有些騷人墨客是有病態的,例如:

「寶鑑菱花瑩,孤孿慵照影。魚書蝶夢兩浮沈,恨恨恨。結盡丁香,瘦如楊柳,雨疏雲冷。宿醉厭厭病,羅巾空淚粉。欲將遠意託湘絃,悶悶悶。香絮悠悠,畫簾悄悄,日長春困。」

又:

「風庭瑟瑟燈明滅。碧梧枝上蟬聲歇。枕冷夢魂驚。一階寒水明。鳥飛人未起。月露清如洗。無語聽殘更。愁從兩鬢生。」

這些詩詞把自己的心情隨著「自然」轉!轉得太卑小!

我對「自然界」的觀法如下:

其一、自然界是地、水、火、風的四大變化,其本身是變化無窮的,是壯觀多彩的。又有天空的變化,呈現了宇宙天文。然而在這些現象之中,仍然脫離不了成、住、壞、空的無常法則。

我們去看自然界,不要太傷感,也不要太歡欣,你只要細細的欣賞,能夠賞心悅目就好。就算是陰天下雨,就算是下冰雹、下大雪,就算是花凋零、葉滿地,種種奇景,也各有情趣。

其二,自然界的確壯觀無盡,例如日、月、星、雲,應驗了佛經裡面的三千大千世界,佛說的「九曜經」細述的明明白白。這帶給我們一種遠大的胸懷。

三界天中的「欲界」,顯然變小了。「色界」也顯然變小了。「無色界」是「識無邊」、「空無邊」、「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處天」。這更是偉大無盡。

其三,自然界的現象,如花一般,萬物都要復歸於原始。人生太渺小了,過眼雲煙、電光石火,又算得了什麼!在自然界中,人如同小螞蟻一般,無啥!這要更去體會「無常」的至理,在達觀中學習「無我」,最終的結果是「涅槃寂靜」。

釋迦牟尼佛最偉大的思想是「般若」,你去觀察自然界,去看一粒沙,去欣賞一朵花,你印證了「般若」,這樣的活,才不虛此生也。

自然界一切「無常」,自然界一切無情識,就是「無我」,自然界都要復歸於原始,這就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涅槃寂靜」。

(續完)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