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二千零一年一月十二日,華光功德會一行二十七人在釋常仁金剛上師帶領下,又一次踏上扶貧之旅。大夥兒從香港過境,再由深圳乘航機飛赴廣西南寧市,準備翌日到馬山縣發放救濟物質。廣西省馬山縣是屬於貧窮線以下的窮縣。 華光功德會的扶貧隊伍,以這次人數最多,要分乘兩輛小巴士。出城後沿途所見是一張張憂愁的臉孔。 越進入山區,兩旁的景緻越是美麗,奇峰疊嶂,怪石嶙峋。山腳是大片的平原,但卻不見農田和莊稼。在這個擁有原始美的地方,為何人們卻要捱窮受災?想著……想著……一種愁苦難當的滋味湧上心頭。這時驀然想起蓮妙上師書寫的偈「空」: 「對境無心,色即是空。 分別取相,空即是色。」 又想起常仁上師經常為我們開示的「無住」、「無著」。何必為眼前的美而執著,為心內的苦所牽纏。 馬山縣慈善會的戴秘書長告訴我,這裡的人口有四十多萬,但是可耕地卻很少,加上長年乾旱,當地人只能種玉米充飢。貧困的農民,年收入可能只有六、七十元人民幣(約八美元),衣服盡是破爛,食飯時三個碗四個人用,鞋子是奢侈品。很多農家還是倚靠一盞油燈照明。在這裡,很多孩子失學。有的兩歲稚童就要學習燒水煮飯,幫忙家務和照顧自己。 在籌備這次扶貧時,功德會得到香港同門的發心,積極向各方善信募捐善款和物資,並且得到熱心人士響應。籌集了十萬斤白米、六千二百件毛衣、一千張棉被及二千雙白布鞋趕運馬山縣。 派發當日,現場站滿了手握領物券的農民,個個衣衫破舊,形容枯槁,目光呆滯。他們腳上踏著有破洞的布鞋、或纏著草鞋、或赤腳。農民接過物資後說,這是多年來第一次有白米煮飯吃。有些說他們家中的棉被已經用了幾十年,破爛得不能再用了,我們送來的棉被,幫助一家幾口捱過寒冬。六件毛衣和兩雙布鞋,令他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過新年、穿新衣、著新鞋」這些對他們來說是夢想,當日得以實現。 現場採訪的記者,見證了整個派發物資的過程,又隨隊往小學探訪。其中兩位記者仔細詢問功德會的緣起和日常工作,當問及為什麼行善時,師姐說,功德會的精神是「不為自己,只為眾生」,行善的心就是: 「慈─將快樂帶給眾生; 悲─為眾生減輕甚至拔除痛苦; 喜─為了令眾生脫離苦困及得到安樂而作出犧牲; 捨─以身作則,表現能捨的精神,包括愛和恨、貧與富,以平等對待一切人和事。」 這一顆行善的心,尤如廣西的冬陽,在無盡的寒苦中,送上點點溫暖。 我們懇切籲請各方同門及善信,發放冬陽的暖意,合力救助苦難中的同胞! 華光功德會蓮花珮嘉 |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
![]() |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 |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