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首先頂禮根本傳承上師 蓮生活佛。諸位上師、法師、善信大德,大家晚安。(眾鼓掌) 心美法師談般若,般若真的是很難講,我可以稍微講一點點,也是我從師尊那裡聽來的,跟大家分享。 心美法師從智慧開始講,談到道心堅固。道心是你學習的這一顆心,是想學道,直到你明白、覺悟的這一顆心,道心會常常遇到考驗。 你考人家,人家也考你。道心要真,要真心待人。剛剛也提到心經──「以無所得故,無智亦無得。」沒有智慧也沒有得到。這裡的意思並非指沒有智慧,老子講的沒有錯,祂要大家變的大智若愚,但是大智是要有大智慧,當然並不是要大家變的傻傻的,還是有差別的。 老子和莊子講的是要順其自然,但是在自然當中,教大家要真。什麼是真?就是不要用心機。要用你真實的言語去對待,用你的真心去對待。為了學到真,你需要智慧,你需要學習。智慧在佛學裡面,是指俱生智,你自己本身佛性裡的智慧,才是我們所要學習的真正智慧。這就是剛剛心美師所提到的法界體性智、成所作智、大圓鏡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等五大智慧裡所融合的智慧,真正自己本性裡面有的,才叫智慧。我們現在所學到很多對人處世、做事方法以及理解之道,說老實話,這些平常稱作智慧,其實只是知識而已。 在我們學習的過程中,你還是要學習這麼多的知識。這讓我想到一點,師尊常講:「當你還沒有開悟之前,你要守戒,要以戒律來規劃自己的行為和舉止。因為你要遵守戒律,這個心才不會亂。」例如你要守五戒,要守二百多個戒律,那麼多的戒律不是要來管你,而是要制止你的心,讓你的心不要放逸,久而久之,經過訓練,這會變成你的本性,變成你本來的東西,而非加上去的,因此你的行為會自然而然依止戒律而走,不會逾矩,不會跨越這個範圍,你做什麼事也會很順。 在這個過程中,你要去理解,所以你要學習,學習到最後,直到你真正開悟的時候,就不會被戒守,就是沒有戒了,無相戒了。因為你的一言一行絕對不會超越戒律。不應該講的話,你不會講了,你已經明白了,就如同師尊所說的,你講出來的都是清淨言語的時候,已經沒有戒律可以守了,但已經是最高的戒律了。 (未完待續) |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 |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 |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