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接三二七期十一版) 如果一件事情暫時做不到的話,不代表可以放棄,原來需要從另一個角度,換一個方式去思考,原來是走得通的!有事情、有問題得不到解決的時候,不妨打開窗,吸一口新鮮空氣,放鬆自己,也許會有靈感出來。學校裡也教我們,暫時不會做功課,不要硬著頭皮去做。不妨去聽聽音樂,做做運動,急是不行,硬著來更不行。修法也是一樣,不是走不通,而是看不到哪一樣最貼切。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原來條條路都可以成就,就看你會不會走,如果走不通的話不妨從最基本的做起。 有時目標就在前面,一眼可以看到,為什麼不直線向前呢?有時直走是不行的,就是有些阻礙,那麼試試走旁門,轉幾個彎,原來真是這麼奧妙!用第三者的眼光去看,一眼望到的目標,為什麼要走這麼遠?但是,可能這個人行,另一個人不行,這是每個人的因緣,否則做不到的。那麼為了成功,有何所謂呢?不要計較會犧牲多少,這是最重要的,看你是否願意付出。除非你講:啊!又要花時間,又要花錢、花精力,為什麼要那麼辛苦?也可能你在這邊講,那位走遠路的人已經到了,好多人是這麼拖的。 好好地修著法,突然有某某大法王來到,說只要一灌頂,馬上就「開」了,有人即刻放下手頭的功課,等灌了頂回來,怎麼沒反應的?又拿起功課本做。等第二個「大師」來了又講:「我只要一說出來馬上可以開竅!」如是走啊!走啊!等左右隔鄰的人都走光了,還是抓著那本東西沒有進步!太多這樣的情況,學太多,如果不會去轉彎,掌握其中的口訣,一樣通不過。 所以不管是抄近道還是走遠路,都要看清楚,不是隨便走的。我們要跟著師尊教我們的基本方法,根據自己的因緣,一步一步走,才有希望不會走錯。 我每次祈求都是「希望」。我不敢說請佛菩薩賜給我什麼,而是祈求希望佛菩薩慈悲給我……如果不行,是自己衰,自己沒做功課,或者做得不好,坐下來是混淆天下,不是三摩地而是十摩地,心飛出好遠。那麼佛菩薩根本就不用看你了,就好像木偶一樣,完全沒辦法進入狀況,如是者一年、二年……十年,甚至一世,仍然沒有成果,就是因為我們心不能定,不能專注。我們要時常反省自己:平時有沒有做足功課?有沒有懺悔,真正地懺悔呢? 浴佛就是教我們要真心地懺悔。當你懺出來的時候,你就會明白,為什麼佛陀要出現在這世間,為什麼要花四十九年時間,不厭其煩地說法,是為了什麼?佛陀在說法四十九年前已經成就了,祂完全可以走的,但大梵天王跟祂說:「你不要走啊!你的工作就是要救度眾生。」祂說:「這麼難的事叫我怎麼去做?」大梵天王也是助緣,祂對佛陀說:「有辦法,用智慧就行了。」 像佛陀、師尊等具有大智慧的聖者,面對所有的問題,只要定一定,很快就知道應該怎樣去安排。我們人就不行了,心就會亂,很多事情其實是辦得到的,我們可以像釋迦牟尼佛、師尊那樣威猛,只不過我們的業障沒有消除,不能夠獻出真心,發出自然的力量,縮頭縮尾,如果一拳打出去,對準目標,很有力地打出去,就很有可能成功。 (未完待續) |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 |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 |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