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心燈》
修行人的眼光

有一次一個記者訪問一位成功的企業家。記者問企業家成功心要。企業家見記者是個有為青年,想要給他一些啟示,於是就拿出一顆種子來,問記者:「您看這個。您看到了什麼?」

記者回答說:「我看到一棵聳立的大樹直入雲霄。」

企業家先生就搖了搖頭,笑著說:「我看到一大片森林的大樹全部都直入雲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和看法。如果我們以「井底之蛙」的「凡夫眼睛」來看自己的生活與修行,那我們修來修去,最多成就一隻「井底之蛙」。

有一位金剛上師常常告訴我,如果總是用「計較」的眼光看事情,那最後的結果就是每天都有煩惱不完的「計較」。如果用「一切都是美好」的眼光來看一切事務,您會發現自己的修行進步神速,而且每天都是美好的。

上師說,別人的誹謗及侮辱,對真佛行者來說,也是美好的事情,因為當我們能忍受別人的侮辱時,我們離成佛的距離又更進了一步。上師說,他還要感謝每個辱他罵他的人,要向他們頂禮,這就是忍辱的精神。

上師常常告訴我,和根本上師比較起來,我們眼前這些考驗和煩惱,根本不算什麼。應該學習師尊的忍辱精神。我們真佛行者應該用什麼樣的「眼睛」來看自己短促的一生呢?如果我們要「成佛」,那我們就要開始以「佛」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以佛的智慧來處理煩惱或難題。

要如何以「佛」的「眼光」來看世界呢?

其實,我們閱讀師尊的文章,就有機會接觸及了解「佛」的世界,我發現佛經都在重複詮釋部份的論理,而經典的用詞艱深,不容易看懂。我發現師尊總是用最淺白的文字及比喻,來讓我們明白偉大的佛理。而其他宗派的書,卻常常充滿了讓人難以明白的專用詞句及長篇大論。

大家都是師尊的弟子,都看師尊的書,為什麼卻有很多人沒有看明白?

就如《水中月》這本詩集,我們要以詩人的眼光來讀,要看師尊的心在想什麼,嘗試體會師尊的意境,要嘗試去感受師尊在寫下這句詩的時候,心情是如何?師尊想從詩中表達什麼?其實看師尊的《水中月》比看古詩容易多了。有同門單單看了一、二篇時,就已經淚濕衣襟,因為他們看到了師尊最真的「情」。

如果還是沒有辦法看明白師尊的心,可以到壇城前,或師尊法相前,修完法後,再點一柱香,向師尊禱告,然後在壇城前誦讀師尊的詩,然後細細品嚐,您不但可以「看」到師尊的「真心」,也可以體會到師尊的「深情」,更能得到師尊的法流加持。

其實您我他,每一位弟子,每一個眾生,都是師尊的《水中月》。也許,你是映照在大海上的,或在河水上的,或湖水中,或小溪裡,甚至在骯髒的溝渠中。大家都是一個月亮的影,都是來自同一個「根源」。而您心中的佛性,是永遠都不滅的。

禪108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