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天空〈85〉》
讀「洗刮腸子的老婆婆」一文有感
•釋蓮花慧君金剛上師•

在師尊文集「一夢一世界」中,第十頁有一篇文章:「洗刮腸子的老婆婆」。文中描述:師尊禪定入三昧,見天仙境界竟有一老婆婆在洗「真佛弟子」的穢腸。

「腸子很多結了一塊一塊骯髒的東西…老婆婆回頭看著我,…說:『這一塊是我慢』『這一塊是嫉妒』『這一塊是譭謗』…」

「老婆婆說:『想要即身成佛,往昔所造諸罪業,就要洗得乾乾淨淨,否則,習性未除盡,仍然是有漏,渾身發臭,成個什麼佛?臭穢佛是嗎?你要好好的警惕自己及告誡諸弟子了。」﹝最後,老婆婆現出真身,竟然是「南無無極瑤池金母大天尊」﹞

以上是該文的重點摘要。然而,我心中不免思惟著:「既然已皈依,修持真佛密法,但為何仍無法把自己的習氣修除?」

很多人把「實修」的定義,鎖定在「修法」二字,但是「修心」呢?慢慢來嗎?

也有人告訴我:「這個『心』哪…我真是很難放下,談何容易?我就是這樣的脾氣,沒辦法囉?!」他攤了攤手,聳一聳肩,我無奈地望著這位修法精進,也致力法務的同門;但每次見到他總是一堆X△O的抱怨…?!

今天,只「修法」而忽略「修心」,蓮花行者就會生活在「抱怨」、「衝突」、「矛盾」的重石之下。

我曾見一位行者,常常修法中,聞到「檀香」、聽到「天上仙樂」、感受「氣脈震動」、「法流灌頂」…也夢見「師尊」、「本尊」…常常諸多感應。他雀躍歡喜,常樂於渡人皈依;然而,只要有人不願學佛,他就很憎惡對方,罵對方「業障深重」,當然對方也回罵,爭吵不休。

也有法師問我:「為什麼同樣是真佛宗分堂道場,但是若有同門護持某一道場,之後,又護持另一道場,則同門會被先前的道場理事們『區分』,甚至造謠是非?」

仍在學習的我,常自己告訴自己:「毋須太多的感應,一生之中學習『心量』還怕自己學不夠。」

昔日曾讀師尊「英靈鐵漢」一文,學習:「心量夠就有神格」。也讀「莫計較」醫師的故事,讓我們也學習著:「心量大的人,連火神災殃都不忍降在此人身上。」

我們再看看師尊本人的一生,他說:「我的一生只有給予」,心量浩瀚,自然「無我」,何等的境界,令人激賞。

所以,有「心量」就有「證量」,再配合實修真佛密法,真的「如虎添翼」。

2004年7月27日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