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保健》
牙齒咬合 影響臉部外觀也可能引發偏頭痛

【本報訊】據中央社二零零四年八月報導,台灣口腔矯正醫學會日前指出,牙齒咬合問題不僅影響臉部外觀,也可能和偏頭痛及脊髓側彎有關,為了牙齒保健,孩童至少每半年就需接受口腔牙齒檢查,且最好四歲以前,就戒掉吸奶嘴的習慣,以避免造成前牙開咬。

醫師李勝揚表示,牙齒矯正適合的年齡很廣,他個人臨床上診治病患最年長者為六十五歲,不過由於人體骨頭和組織在二十歲已發展成熟,所以年紀越大者,接受這項治療困難度越高,比較容易出現牙周問題,因此需和牙周病專科醫師配合;若牙周很糟糕的人,也不適合施行牙齒矯正治療。另外,提醒民眾少吃太精緻的食物以防蛀牙,同時要讓牙齒有適當的咀嚼機會,如此牙弓能正常發育,牙齒才不會過份擁擠,能減少發生牙周病的機會。

牙齒咬合出現問題,不僅會影響到咀嚼功能,也會出現暴牙、戽斗等,影響到人的臉部曲線;臨床上也有出現因牙齒咬合問題,而引發的偏頭痛、打呼和脊髓側彎。

台北醫學院臨床矯正科副教授林祥建也指出,臉歪或臉部曲線不平衡,可能和牙齒咬合出現問題有關,整型的風潮雖然在台灣盛行,但一些消費者不知道臉部的整容並不需動刀,可嘗試用牙齒矯正,來達到改善的目標。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