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廣角鏡》
兒童讀經 可提升文化素養

【本報訊】據中央社2004年9月報導,推廣兒童讀經不遺餘力的台灣台中師學院語言系副教授王財貴認為,讀經可提昇國民素養,但要成為全民運動,還有待更多有志之士的共襄盛舉。

王財貴有感於五四以來,因反傳統而反對讀古文,以致國民閱讀古籍能力低落,危及文化傳承;他在1994年發起「兒童讀經教育」運動,提倡利用孩童十三歲以前的階段,使大量閱讀背誦文化經典,刺激訓練學童腦力,可收增強學習、改善品德的效果。

王財貴認為,兒童頭腦未到理解的年紀,不必強迫理解,以免降低了學習的樂趣;經中文義將隨著年齡漸長與人生閱歷漸豐,自然領悟。一般認為,所有教材必須由淺而深、從易到難。王財貴說,這只適合應用在「科學知識技能」的學習;也就是說,科技知識是「懂了才能教」;但人文教育,尤其語文是「學多了就懂」,應掌握幼童博聞強記的時機,讓他們像電腦般地吸收經、史、子、集等經典內容,並「存檔」,否則,過了年齡再讀經,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王財貴表示,「文言」本來就是從「白話」提煉出來,文言文是白話文的基礎。過去乃至近代的文章家思想家,如胡適、徐志摩、魯迅等名家,都是文言與白話兼擅,而且先有文言的厚度才有白話的底蘊。他說,會古文就會白話文,反之則不然,白話文是不需要教的,「誰教白話文誰笨,而且把孩子教笨」。他問,有誰現在會使用小學一年級學的國語?他認為,近代以來偏重白話文教育的結果,民眾普遍欠缺閱讀文言文的基本能力,造成了文化嚴重斷層。

他說,恢復國民對文言文的解讀能力,是民族自我尋根的第一步,而要增長文言的能力,「經典」正是最佳的教材。王財貴推動的讀經教育包含兒童讀經教材方面,就是讀最有價值的書,除了四書五經、老子、莊子等叫得出口的中文經典外,英文聖經、莎士比亞全集也涵蓋在內。

就教法方面而言,是先熟讀,不急求懂,就好像古代私塾教法一樣,都只要求學生朗讀背誦,不刻意強調講解,最重要的是每天只要三十鐘,持之以恆,就能展現效果。

王財貴強調,若不是大學語文系的人,一生便只能保有高中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永遠只能成為一個語文程度低落和人文素養蒼白的人。他期待讀經能成為全民運動。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