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據中央社10月報導,台灣民眾普遍存有「外用不傷身」的用葯觀念,遇有各種疼痛時,往往會自行購買軟膏、噴劑及皮膚貼片等成葯使用,醫師提醒,長期使用外用止痛葯,不但療效有限,還可能因為葯物累積,造成消化性潰瘍、腎功能不全等副作用。 醫師謝松洲強調,相較於口服的消炎止痛葯,外用的止痛葯,如撒隆巴斯、紅花油或鎮痛痠痛貼布等,雖然降低了全身性的器官副作用,但療效僅止於剛使用的前一、兩週最為顯著,穿透範圍局限在施葯部位的軟骨與肌肉組織,長期使用並無助益,還可能因慢性的葯物吸收、累積,而出現腸胃道或中樞神經的副作用。 醫師吳明玲指出,外用止痛葯最常見的副作用為對皮膚的刺激性或過敏性,如紅疹、腫痛、水泡、甚至造成續發細菌性感染,因此絕不可以使用於破皮或發炎的皮膚上,也不可與眼睛和黏膜接觸,如果誤食,可能產生嘔吐、聽力減退、昏迷、腎衰竭等嚴重的不良反應。 |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 |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 |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