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時常有人問我,要如何寫好一篇文章?我的回答很簡單,以前也曾說過,就是:「不斷地寫下去。」 可能答案太簡單了,我發覺問這問題的人,最後還是一樣「惜字如金」,很少看他有作品出來。 其實就算是我自己本身也是一樣,我曾經有一陣子沒有動筆,當再要提筆時,就發現腦袋有一點打結,不像以前那樣文思泉湧,需要加一點潤滑油,再「熱機」一下,才會慢慢進入情況。 當然剛開始學習寫作,絕對不會很順遂,還是不能登「大雅之堂」,這裡我建議可以就近找一位對寫作有豐富經驗的人,幫你的每一件作品「改稿、潤稿」,然後你再仔細研究他為什麼要這麼改?改過之後文章是否通順了一點?於是從中你就可以學習到這位專業作家的精華,我想這是進步最快的方法。 當寫作功力累積到一定基礎,已經慢慢抓到重點,就可以研究各位名家的作品,看他們怎麼寫?為什麼這個主題他要這麼寫?為什麼他不那麼寫?要是我會怎麼寫?他的優點特色在哪裡?這時候看文章的角度,就不是像以前當「讀者」的立場,心情隨著作者的文字在走,這時已經進入「內行人看門道」的境界。 從分析各家作品中,可以吸取更多的寫作技巧,並開始寫出自己的特色與文風。 記得我第一次發覺自己有能力分析一篇文章時,那時的驚訝與感受真是有趣。你可以清楚的看到文章裡面有「脈絡筋骨」、有「表裡」、有「喻意」、有「鋪陳」,有「點綴」,有「高低」,有「收放」,甚至更好的文章裡面有「神」在其中。 讀到一篇好的文章,就像在欣賞一件藝術創作,真是樂趣無窮。 不過每件工作要能做到「專業」那就不簡單了,必須是長時間的浸淫與專注精神才有可能成功,寫作也是如此。 為什麼人家在休閒娛樂時,我卻必須在家苦思寫作之道?為什麼花二、三小時構思文章,寫出來的作品卻只有幾百個字,好像不成比例? 這裡面就需要一點興趣作為激勵之因,再加上天生的使命感。 當我發覺寫作也有樂趣時,就不會有「工作」的壓力,寫作變成一種興趣,樂而為之。當我發覺,寫作可以「延續生命」時,當下就義無反顧,心無旁鶩,堅持一直寫下去。用有限的時間,換取永恆的生命,您說這檔買賣,值不值得做? |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
![]() |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 |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