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放大鏡》
在美亞裔學子壓力大
屢傳自殺案例

【本報訊】今夏自紐約明星高中史岱文森畢業的傑克(化名),學業總平均(GPA)高達93%以上,但卻無法如願進入心儀已久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就讀,在連續接獲幾所名校的拒收通知後,一向自信的傑克突然崩潰,自責之餘情緒跌落谷底,甚至出現憂鬱症的徵兆,父母擔心孩子想不開,急忙找心理醫師協助諮詢。

天恩(化名)自小成績優異,積極參與課外活動,也是運動健將,高中畢業後順利進入知名學府麻省理工學院(MIT)就讀,但就在還差半年即將畢業時,校方通知天恩,因多科目表現不佳,且上課出席率低,要求他休學,轉至其他學校修補相關學分,再以成績表現申請返回學校繼續學業。此事對於向來順遂的天恩打擊極大,他的母親毅然決定暫時拋下在加州的家,在緊鄰校區的地方租了套公寓,決心陪孩子度過難關。

亞裔學生一向被視為模範少數族裔,而華裔學生更是「模範中的典範」,華人家庭多數樂於以讀名校或創業成功的華裔傑出事蹟,來鼓勵自家子女「有為者亦若是」。上述兩個實例卻顯示,華裔青年學子和其他族裔一樣,面對著相同的競爭壓力及成長煩惱。

康乃爾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亞裔學生夾在亞裔傳統價值觀及美國現實社會之間,比其他族裔同齡人承受更大的無形壓力。據統計,校園環境優美的康乃爾大學,自1996年以來,共有二十一名學生自殺,其中十三名是亞裔,占62%,而亞裔僅占康大學生約14%。

服務於紐約西奈山醫院及艾姆赫斯特醫院的華裔心理醫師楊韻華,近年來負責處理青少年案例,傑克就是她所輔導的案件之一。她說,傑克的父母並沒有因為他未能進名校而責怪孩子,但從小在父母親鼓勵下,一路考進資優中學的傑克,卻對自己感到失望,更認為自己的表現不符父母的期待,讓父母沒面子。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