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放大鏡》
打嗝原因多 良性打嗝或可試民俗療法

【本報訊】其實,幾乎每個人都有打嗝經驗,只是輕重有別;嬰兒會因喝奶時吞嚥空氣,造成腹脹而打嗝,即使是胎兒在其發育過程,為強化橫隔膜呼吸機能,也會有打嗝的現象。

人為什麼會打嗝?三年前,生理學家才完全確認打嗝的神經反射機轉,打嗝是因為支配橫隔膜的神經或支配舌咽部的舌咽神經受刺激,它把訊息上傳至延腦附近的打嗝中樞,並引起興奮反射,而造成橫隔膜神經及橫隔膜的陣發性痙孿。由於胸腔內壓降低,空氣急速吸入肺部,空氣要通過聲門時,因此發出嗝、嗝的打嗝聲。

最常見的打嗝原因是:暴飲暴食、喝大量的碳酸飲料或酒、吞嚥空氣等,而引起胃脹刺激了橫隔膜。不過,須特別注意的是,有些打嗝是疾病徵兆,例如:腦部中樞神經病變,支氣管、肺及橫隔膜等呼吸器官的疾病,或食道、胃、腸、肝、膽等消化器官的疾病,尿毒症、糖尿病性昏睡、酒精中毒及低二氧化碳血症等代謝性疾病;甚至是歇斯底里、驚嚇及壓力等精神性疾病,都可能出現持續性的打嗝。此外,某些藥物有時也會引起打嗝,如類固醇、抗痙孿劑Benzodiazepine與Diazepam、少數抗癌劑、抗帕金森病兼抗A型流感的藥物等。

對於一般良性打嗝症狀,專家認為或可先嘗試民俗療法,比較常用的方法包括:1.喝冰水。2.刺激鼻孔誘發打噴嚏。3.用壓舌板壓迫舌頭。4.用手指壓迫外耳道。5.深吸氣後暫時停止呼吸。6.壓迫或冰敷心窩部。7.用紙袋罩住鼻嘴,回吸呼出的二氧化碳(約五分鐘)。8.口含砂糖、喝煎煮的柿蒂湯。

如果真的要使用藥物治療,可用止吐兼消除腹脹的藥物,或抑制脊髓反射鬆弛肌肉、鎮靜兼止吐、抗痙攣劑等。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