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年輕女性經血量多或不規則,不能當做是一般人常有的徵兆,若在長時間治療後仍未見改善者,婦產科醫師李俊儀建議,應提高警覺,儘早就醫並加以診斷,尤其合併高危險群的病人,更應謹慎評估,切莫輕忽,盼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敏盛醫院婦產科李俊儀醫師表示,台灣大部份的子宮內膜癌,發生在停經後的女性,年齡分布於四十五到五十九歲間,六成發病於五十歲之後,15%發生於四十歲以前,相較於西方只有5%在四十歲以下,顯示台灣罹患子宮內膜癌婦女有年輕化的趨勢。在臺灣,子宮內膜癌逐年增多,可能因飲食及生育西化,未來很可能會取代子宮頸癌,成為最常見的婦癌。 李俊儀醫師表示:年輕型的子宮內膜癌,好發於一些肥胖、糖尿病、高血壓、未生育,或不孕、初經較早以及罹患多囊性卵巢者。臨床上超過九成的患者會有異常的陰道出血,在診斷上仍倚重分段式子宮刮搔術。李俊儀醫師指出:針對年輕未孕的患者,若在早期發現時,在接受高劑量的黃體素的治療後應儘早懷孕,當完成生育任務後將子宮切除;有些可利用含黃體素之子宮內避孕器來治療;或採放射線體外或近接治療,局部照射患部。但可能造成子宮內膜的傷害而不孕,所以在此類病患的治療方式仍頗有爭議。 |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 |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 |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