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修行由守戒入門》 「自守戒行。不譏彼闕。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犯禁之名。」這條就是講守戒。菩薩要修行得到果位,祂是由守戒入門,終身守得很嚴。而且不只是一生一世守戒,生生世世都在守戒。 菩薩由於修戒而成正果,每個人來到祂的淨土,也都能自然的守戒。這個戒行還有一條是「不譏彼闕」,守戒包括守口業,其中一條口業,是祂不會譏笑他人的缺點。 這很值得我們去反省。因為一般人都很容易看到他人的缺點,而看不到自己的缺點。我們以前一再講過,眼睛因為是長在外面,所以都是看別人,看不到自己,除非你去照鏡子。照鏡子時,你都是裝一個最漂亮的臉孔對著鏡子,自己看了很喜歡,所以不可能去批評自己。因此眼睛看別人,不看還好,一看之下馬上有很多的雜念出來,一種是討厭,一種是喜歡,一種是沒有感覺。「討厭的」,你的惡念、妄念就開始出來,這就是在批評了,你在研究他人的短處,再加上你用你的嘴去嘲笑,這就是犯戒。 菩薩甚麼都不講,也不會去批評他人。菩薩專門看自己有甚麼要改正的地方,而不是看他人有甚麼需要改正的,所以修行就是「反觀自照」的意思。這裡的重點,就是修行人完全是要看自己,每天時時刻刻都是看自己的身有沒有造業、犯戒。看自己的口有沒有造業、犯戒。看自己的意念有沒有妄念、惡念、邪念、邪見,有沒有這些不好的東西出來?看自己有沒有三毒爬出來,貪瞋痴太旺盛,光是這些你就忙得要死,哪裡有閒情逸致再去看別人有沒有違反規矩?有沒有在做惡事?這在人間是警察的事,在陰間就是地獄的獄差,白無常、黑無常在管的事,所以你的層次就不高。你要當菩薩,應該是全部檢查的機關都向著自己。希望大家看到這條以後,能夠深深的警惕,在平常多花點時間檢點自己,不要花時間看別人的過錯。 所以祂說這樣修守戒的菩薩,將來成佛的時候,祂的國土,自然就沒有違反戒律的事出來。因為歸屬於祂的眾生,自然都以這個菩薩的榜樣為榜樣,祂用守戒的德行來教化他們。 《修十善菩薩命好福份大》 再來「十善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誠諦。常以軟語。眷屬不離。善和鬥訟。言必饒益。不嫉不恚。正見眾生來生其國。」菩薩如果是專門修十善道,也就是我們剛提到的十種善業。菩薩很精進,很努力的實行十善的教條,到祂修善法功德圓滿的時候,祂的命就不會早夭,壽元很長,不會在一半就去世。這是因為,修善功,福份大,命就好、就富貴。 「大富梵行」這個富就是因為祂修十善,所以祂的福德資糧很豐富。你要富,一定要做善事,在這裡佛經很明顯的表達出來,就是所謂的資糧。 以前很多人跟我提起,他說:「我們要出家,要趕快去賺錢。」有的人就聽他的話去打兩份工。因為出家要有資糧,他認為資糧就是錢,就拼命去賺,賺到他認為夠了,他才願意出家,這是錯誤的觀念,把佛的意思解釋偏差了。 (未完待續) |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 |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 |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