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寫真》
心律不整之診斷及治療新趨勢

【本報訊】正常人心跳之律動,是由心房的竇房結 (SA node) 來負責節律,傳導經由房室結 (AV node) 、希氏束(His Bundle),把電刺激經由心房傳到心室,最後引發心臟肌肉一致性收縮,以維持正常的血壓,足以供給身體所需之血液。當心臟電傳導系統出現問題,可能有各種不正常、或不規則的心跳出現,而引起心悸、心律不整等問題。

心臟內科王致皓醫師指出,臨床上心律不整可分為快速心律、慢性心律及不規則早期收縮三大類。快速心律例如:心室上頻脈、心房撲動、心房震顫及心室頻脈較為常見,而慢速心律例如:竇房結病變症候群及房室傳導阻礙最常見。

心律不整的症狀,病人可以是全無症狀,或是感覺心悸、心跳加快,或是感覺不規則的心跳、心悸。正常人是不應感覺心臟之跳動,心臟跳動之感覺,稱為心悸;嚴重之心律不整時,可引發病人休克、暈厥昏倒、甚至猝死。在猝死的病人中,有九成以上的病人,是因為快速的心室頻脈或心室震顫而引起。當心律不整發生時,一定得詳細檢查,找出病因,並給予最適當的治療。心律不整的治療,針對心律不整的不同類型,及各種心臟病合併症,而有各種不同的治療方法。心臟病合併症也有可能是心律不整之背後原因,一併找出來,一併治療;例如心律不整可能合併有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臟衰竭等,除了心律不整的治療外,心臟病合併症一併治療同樣重要。心律不整的治療,可分為抗心律不整藥物療法及斷根治療之心導管電燒療法,抗心律不整藥物主要有四大類,包括(1) 鈉離子拮抗劑;(2) 乙型交感神經抑制劑;(3) 鉀離子拮抗劑及(4) 鈣離子拮抗劑。

近年來,心導管電燒灼術的臨床研究進步,使得許多快速心律不整的治療,可以經由心導管電燒灼術治癒,且成功率極高。例如快速心律不整中的房室結迴旋頻脈,合併有副傳導徑路的WPW症候群及房室迴旋頻脈,心房性頻脈、心房撲動、心室頻脈及一部份的心房顫動(陣發性),都可利用心導管電燒灼術加以治療,達到治癒的效果,因此病人不需長期服藥。

對於慢速心律引起的暈厥昏倒,可植入心律調整器。心室頻脈或心室震顫都是極度危險之心律不整,極有可能導致病人突然死亡,事實上,在猝死的病人中,90%以上的病人,歸因於快速心室頻脈或心室震顫。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