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實驗者給甲一百元,請他隨意多少分給乙,多少不拘,但假如乙嫌不夠,乙可以拒絕接受,而這時甲的一百元就會被實驗者收回,這樣兩個人都沒有半毛錢。如果乙接受了甲的餽贈,那麼甲的一百元就會被扣掉給乙的錢。例如,甲決定給乙三十元,甲就只留下七十元。 有趣的是,按理說乙收到甲的餽贈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就算甲只給乙一元,乙也應該欣然接受,但實驗結果卻並非如此,實驗發現只要甲給的錢少於甲的五分之一,就有百分之七十六的人會拒絕,除非超過甲的三分一,才會有百分之六十七的人願意接受。也就是,只要乙主觀上覺得不公平,那麼他就寧可自己沒有,也要讓甲也沒有。 更有意思的是,如果給錢的甲不是人,而是電腦,那麼乙就願意接受電腦隨機分給他的任何錢,就算少於五分之一也沒關係,這時人的理性就回來了。可見問題不是在錢的多寡上,而是在感覺公不公平上,而這「感覺」卻是主觀非理性的。 我們都知道人類同時擁有「理性」和「感性」,然而,人類到底是「理性」帶動「感性」,還是「感性」主導「理性」?這個實驗告訴我們,當人的對象同樣是人的時候,「感性」比「理性」多一點;反之,當人的對象變成機器或物品的時候,這時「理性」就大於「感性」。 這個實驗,將人的「理性」與「感性」之間的衝突矛盾,赤裸裸的呈現出來。透過這項實驗,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許多學歷非常高的教授或博士,面對自身感情問題時,仍然是手足無措。許多感情專家,平時可以在媒體上侃侃而談,分析別人的感情世界,但有一天,當自己面對同樣問題時,卻同樣身陷其中。明明知道事理如此,但就是做不到;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一回事。 佛陀教導我們要用「無我」來體察這世間的人事物,正是看到「人」、「我」之間的無明執著,而這正是煩惱的根源。如果我們時時以跳脫自我感覺為中心的處事態度,相信每個人都能有智慧地處理世間上發生的種種煩惱事件。 |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 |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 |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