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婆交流道》
煩惱就是菩提
文╱心音

佛陀說:「生即是苦」,指的是人生無常,有苦難的意思;人生都是幻象,生命非常短暫,生命更是從生老病死的痛苦輪迴交替,有痛苦就會有煩惱。聖尊蓮生活佛也明白地指出:「沒有痛苦,不會有快樂;沒有煩惱,不會有菩提。」

法王蓮生活佛6月27日在美國西雅圖雷藏寺週六同修講《六祖禪經》問:「為什麼煩惱就是菩提?」

愚見:苦痛產生煩惱。人生有苦有樂;有真苦與假苦;有真樂與假樂。在人生無助與絕望時的苦,這是真苦;然而,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切是非、一切毀謗、一切打擊、一切欺騙……。所產生的苦痛煩惱,這是假苦。(就如同師佛的言教身教;師尊並不是沒有煩惱,而是把一切誹謗、一切欺騙、一切善惡、一切對錯……的煩惱念頭歸於「一念」,進入「無念」的清淨「冬眠」的「心安」狀態。用「一念」、「無念」完全合而為一,把煩惱化為無。故煩惱就是菩提。同時,祂的心量如虛空,祂的忍辱功夫是心平氣和、心如平湖無波;是沒有忍辱生起的;是慈悲平等無分別的;是堅固真實不生不滅的。把煩惱看成菩提,而一切的煩惱就不再是煩惱,煩惱也變成無所謂,天底下真的就根本沒有什麼事。)

然而,享受不當手段得到的財富與不擇手段去爭取到的權力,這是假樂;讓自己身心由「空」開始,發菩提心,無私無我地做義工付出與施捨,願意吃虧的人,所獲得的心靈富有,或從實修中所獲得的宇宙大智慧而能夠貢獻出來自覺覺他,自度度他,做慈悲利他的事所產生的心靈快樂就是真樂,只因慈悲就是快樂;慈悲就是滿足。總之實踐「無所得」,以樂觀的心態面對人生中的苦難與煩惱,放下自我,放下欲望就能隨遇而安、隨順自然,就會明白煩惱就是菩提。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