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接第771期第5版) 有一個很簡單的比喻,有一個很有錢的人,這個錢就是等於是很有法力了,他看到窮人,他有這個心去幫助他,所以他就給他很多錢,這就是有慈悲。但是他只懂得給他錢,卻不懂得教他怎麼去賺錢,所以這個窮人就不斷地向這個有錢人去拿錢,這個就是沒有智慧。所以慈悲、法力跟智慧三個的配合很重要。如果一個有錢人看到窮人,他沒有生起慈悲的心,就是他有法力但是沒有慈悲;如果他用法力,他願意去幫助別人,還有智慧地去幫助別人,這個就是慈悲、法力、跟智慧,就是密教的三怙主。所以我們學佛的時候必須要知道密教的三怙主,也以他們的本誓作為我們修行的一個標準。(眾鼓掌) (問:那修法呢?)這裡所講的是修法,其實以前有一個人問過師尊一個問題,他說提婆達多,他修出了三十相、五種神通,他修法非常的好,但是最後他離開了佛陀,離開了佛法。那時候有人問師尊,連一個修的這麼好的人也這個樣子,我們這一些沒有法力的,沒有禪定力的,沒有神通力的人,每天就是在這裡前行1234567,然後唸師尊心咒,入定出定迴向,是不是就可以成佛?這個時候師尊說,如果你只是儀軌上的修法,是不可以的。因為你在修法裡面你沒有把你的心用出來,你沒有真正的用你的心去修行。你在修行的時候你不知道你的真心在哪裡,你不懂,所以這個時候你所修的法還是不了義的。所以他所講的跟修法無關是因為說,真如不是修出來的,就是這個道理。你沒有修行,真如它不會出現,但是真如卻不是修出來的。所以真如不是修法可以修出來的,不是說叫你不要修法,而是說真如不是修出來的!不是說不要修法,還要努力地修法,每天修它十壇法就對了!(笑)還有沒有什麼其他的問題? 問:財神法本來不是了義,剛才你說真實的財神法其實是了義的,了義的話是可以了生死嘛?那上師可以解釋嗎? 答:當釋迦牟尼佛傳四個悉檀的時候,四個悉檀就是剛才所講的做人的悉檀,做善法的悉檀,做對治的悉檀,還有了義法的悉檀。理論上來講除了第四個是了義的之外,前面三個都是不了義的,不了義的意思就是說做人的、對治的、做善法的都不能了生死的,就是不了義的佛法。但是當你已經證得了最後一個了義的時候,你會發現一件事,這個世界上沒有一件事不是佛法!(眾鼓掌)到在這個時候,你就可以知道之前三個,其實都是佛法。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從貪瞋癡裡面也可以轉化成為戒定慧,所以戒定慧是佛道,貪瞋癡其實也是佛道。 我打個很簡單的比喻,這個麵粉可以做很多好吃的東西,比方說麵包,做油條,做蛋糕、月餅等等很好吃的食物。不管你做出來的東西是好吃的、是過期的、發黴的、變壞的,它們都是麵粉!貪瞋癡是佛性,戒定慧也是佛性,沒有說不好的蛋糕不是麵粉所作。所以如果你把貪瞋癡斷除了,你就把你的佛性斷除了!所以我們不會說把貪瞋癡斷除了,我們應該說把貪瞋癡轉化,因為是你把你的佛性用在不好的地方上,所以變成了貪瞋癡!但是這個麵粉還是麵粉。所以我們不說斷除我們的貪瞋癡,我們是說轉化!所以在財神法、敬愛法,什麼法也好我們只要把它轉化,其實也是佛性。(眾鼓掌)還有什麼其他問題? 問:現在一般人修法是從有修到空,那麼我們修到空的時候見到本性的時候呢,算是見道嗎?還是說見道的初步而已。我知道空性還非究竟,所以如果要修空性到究竟要如何修? 答: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其實要看你所講的修到見到空性是什麼,這個很多人說他見到空性,但是他所見到的空性不太一樣。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請根本上師來印證。所以每一個宗派也有它的師父,好像這個律宗,戒律的宗派,它有師父傳你戒律;淨土宗也有師父傳你淨土宗的佛法,比方說淨土十六觀,這個也是要師父傳的;密教也是有師父來傳你密法;禪宗也是有師父來給你印證。所以當你修到可以見到這個空性的時候,必須要請你的師父給你印證,看你所講的,看你所見到的所謂空性,是不是真的是你的本性,如果你證到的是頑空,那就不對了。所以現在所講的,看你那個時候所證到的究竟是什麼來決定的,如果你所見到的是如實的你的佛性,比方說你所見到的是你的空性,你如實的這個真如佛性已經了然,這個時候就要到修行道,修行道了然後才是究竟道,當你真的可以如實的見到佛性,那個才是見道位。 (未完待續) 文╱真佛報(新加坡) 蓮花逸伶恭錄 |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 |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 |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