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傳》
舍利弗與目犍連

  故事是從離印度王舍城不遠,兩個貴族婆羅門的出生開始說起。

  舍利弗與目犍連在同一天出生,他們的家族也同樣是七代世交,相處融洽。從小他們就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長大後共同接受婆羅門教育,精通所有學問,也各自擁有五百位青年弟子,兩人博覽群書,言詞清晰,時時與人辯論,在當地非常出名。

  這一天王舍城舉辦一個「山頂節」的年度大宴會。舍利弗與目犍連坐在貴賓席上,一連三天,從早到晚觀賞了各式各樣的娛樂表演。第三天後他們都有了相同的感觸﹕「一百年前這些人不存在,一百年後這些人也不存在了,這樣的人生有什麼意義?到底有什麼方法可以永遠不死呢?」有了這樣的覺悟,他們約定好,誰先找到「不死法」,就要趕快告訴另一人。

  訂下約定不久,佛陀來到了王舍城,接受國王供養的竹林精舍,並在當地住了下來。有天早上,佛陀弟子阿說示尊者在王舍城托缽,正巧被到處參訪僧院的舍利弗看到。舍利弗當場被尊者莊嚴的威儀震攝﹕「為什麼你的容貌這麼安詳?面容如此清淨光明?誰是你的老師?他又教導你什麼?」

  舍利弗急切地想知道答案,阿說示尊者不慌不忙回答﹕「我的老師是釋迦牟尼佛,佛陀的教法非常深奧,一時之間我沒辦法盡說,不過他常教我們的偈頌是﹕『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他又常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這也是過去諸佛成佛之偈。」才聽到前兩句,善於理解字義的舍利弗,就證入了入流道,在聽完後兩句,他就證入了初果。當下他知道,他終於找到能夠教導他解脫生死的導師了。

  舍利弗迫不及待地跑到目犍連住處告訴他這一個好消息。起初目犍連還有一點懷疑,但舍利弗將他聽到的偈語,誦給目犍連聽後,目犍連也同樣證得了初果。很快地,他們帶著自己的弟子,一起到竹林精舍,皈依到佛陀門下。看著前來皈依的兩位年輕人,正在竹林精舍為四眾弟子說法的佛陀,就對弟子們說﹕「這兩位將會是很傑出的大弟子。」佛陀一眼就看出來了。

  在佛陀細心教導下,舍利弗與目犍連相繼在短時間內證得阿羅漢果位。開悟後的舍利弗非常懂得感恩,只要和阿說示尊者住在同一寺院,他一定先禮拜完佛陀後,就去禮拜阿說示尊者,舍利弗總是想﹕「因為有阿說示尊者的因緣,我才得以認識佛法,雖然他不是令我開悟的人,卻是值得尊敬的人啊!」

  目犍連則比較直爽敢言。有一次目犍連運用神通向佛陀請示修行上的問題,舍利弗看到了就問﹕「目犍連尊者,我看你一人喃喃自語,是在說些什麼呀?」「兄弟啊!這沒什麼好奇怪的,我只是用天眼通和天耳通與世尊對話而已,上座您也早就證得這些神通,只要加以運用,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和世尊共語的呀!」舍利弗不是不知道,他總是習慣以謙虛的態度和人相處。

  他們這兩位老朋友、老同學,除了交換對佛法的體驗,平常也負責教導其他初學弟子的修行。舍利弗在勸諫人時,總是表現出愛心與耐心,他會告誡學生千百次而不厭煩,直到他們證得入流果,然後才放手轉而教導別人。目犍連雖然也是同樣方式指導學生,但他總是要等他們證得阿羅漢果後才停止照顧。佛陀曾經對他們兩人的教學態度做出解釋﹕「舍利弗有如生產的母親,而目犍連則如照顧嬰兒的褓母;舍利弗教導學生證得入流果,而目犍連則訓練他們達到最高目標。」

  舍利弗自從皈依佛陀,就勤於修行,完全依止聖教,但也不是每一次想法都是對的。有一次一大群舍利弗與目犍連新收的僧眾,跟隨兩位尊者去頂禮佛陀,到達之後因為秩序太亂,而發出很大的吵雜聲,佛陀聽到了就請他們離開,並叫來兩位大弟子﹕「當我打發這群比丘時,你們怎麼想?」舍利弗回答﹕「我想世尊不想為此事煩心,而我們也不應該為此事煩心,應專注安詳的境界才是。」目犍連則回答﹕「我想世尊不想為此煩心,我們應該負起責任照顧這些比丘。」佛陀聽到後稱讚目犍連﹕「說得好目犍連,如果我不在,你們應該負責照顧僧團才對。」於是他們就開始處理僧團事務。例如,他們曾一起到靈鷲山,用睿智的話語,勸導被提婆達多迷惑的比丘們回歸正途,他們也曾負責對行為不檢的比丘做出「驅出羯磨」的處分。

  就在佛陀即將涅槃那一年,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也早就知道了。他想起過去諸佛上座大弟子都是先佛陀之前涅槃,於是他觀察自己,發現只剩七天壽命,就向佛陀請求允許自己回到母親身邊。臨走時舍利弗還不忘詢問請求佛陀原諒他的過失,佛陀說﹕「你沒有任何一句話或行為使我生氣。去吧!舍利弗,隨緣就好。」正如舍利弗所認知的,同屬佛陀上座大弟子的目犍連,在舍利弗入滅半個月後,也在一場意外中,神通不敵業力,被外道從山上推下的亂石擊斃。

  面對兩大弟子相繼離世,也知道自己即將涅槃的佛陀,在一次聚會中,佛陀默默看著所有的弟子,良久良久之後說﹕「比丘們啊!這世界萬物都是由生、住合和而成,終將歸於消散的。過去諸佛也和我一樣擁有舍利弗與目犍連一般優秀的大弟子,而他們依佛教導,不但得到四眾弟子的敬重和愛戴,也得到無比的成就,因此是不需要任何悲傷與難過的。眾比丘啊!要學習他們,以法為皈依處,以自心為皈依處,不要尋求其他的皈依處啊!」這深奧感人的法語,一再地在空中回響,直到佛陀涅槃,仍不斷被後人傳誦著。

舞自在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