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接三二九期十四版) 五.心胸廣大而持戒細密是不會錯誤的。 想到「心胸廣大」這四個字,對一般有情來講確實很難做到,古語有云:「宰相肚裡能撐船」是指器量很大、很有修養。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資訊爆炸的時代,大多迷失在五光十色,追求名利與富貴爭奪之中,每個人腳步都走得很快,心也跟著束縛、執著、貪慾、妄想不斷,有所得到又深怕失去,整日過著惶恐、緊張的生活,使心中的結愈綁愈緊,煩惱叢生,終至無法讓心靈解脫自在,更遑論心胸開擴。所以,要常思惟這個「我」乃四大五蘊假合,屆時無常一到,世間一切所得,如:妻(夫)、財、子、祿、名利、富貴必化為烏有,而只有業隨身的份,何必為了此生如幻如夢,無真實有而執著呢?這是太不值得的事。暇滿人身難得,多運用這成佛的摩尼寶來修行,把菩提心、大悲心、無我心修出來,自然這個心就會如虛空這麼廣大,相對也能利益虛空量如母等之眾生,成佛圓滿。 至於持戒的問題,只要是佛弟子都必須遵守佛制戒規,其範圍有小乘、大乘、金剛乘戒律,無論那一乘,行者都需以戒為師,時時善調伏,不使身、口、意三門犯戒造業而得以清淨,如有過失則至壇城向傳承上師、本尊、護法、諸佛菩薩求懺悔,以後絕不再犯,所以要謹記三無漏學:持(戒)、生(定)、開(慧),來滅除貪、瞋、癡三毒,把無明習氣化為光明,究竟解脫到達彼岸,般若波羅蜜多,同門如果想要瞭解戒律學方面的知識,可至書局購買研究,或請教上師、善知識。 六.智慧大而我慢小是不會錯誤的。 一位行者很努力的精進實修次第而證,相對也會產生證悟智慧,然而在未現證二無我空智時,也會持續著「愛、我執」,隨著時間增長,此無明業習會一直加強染污,以唯識學來說,第七末那識乃了別所緣,以自我為立場,並以我執為中心,亦是輪迴之根所在,會將一些雜染有漏種子藏在第八阿賴耶識裡,第八識具有能藏、所藏及執藏之機能,若遇緣則會生起現行種子,又和前七識彼此同時相互薰習,進而產生業報的因緣,眾生輪迴無不是業力牽引所致。 因此,要時時清淨身、口、意,加強善行。 現在知道第七末那識是以我為中心,完全是以自我利益為主,如果行者尚未達到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之前,或者懺悔心、慚愧心不具足到量時,一遇外緣則容易會生起貢高我慢之心,為什麼呢?也許是行者有些智慧,也許有些特異功能,也許常薰染世間諸法或名聞利養,常不自覺而墮入此無明之深淵,有時也常表現自我的突出與能力,來接受有情眾生之擁護、供養,實質上卻忘失菩提心,無法以無我、無私之心來利益眾生,反增眾生之煩惱障。假如是一位弘法者,美其名是弘法利生,實則為己之私慾,在藏密稱為井蛙上師。在此勸勉行者不可不慎啊!其實都是這個「我執」在作祟。這方面的反省要多加強,視眾生如母如佛觀,慈愛平等而持,多加行懺悔法,常思惟稻子的精神,長得愈豐滿,其枝幹垂得愈低,表示心要非常謙恭卑微,想一想就知道啦!平時勿放逸,多調伏自心,多注意身、口、意三門。 在此插播一下,引述岡波巴祖師所開示「十項應當遠離之事」。第一:與世事糾纏不清,一心眷戀世間八法的上師,應遠離之。怎麼說呢?如一位弘法行者染塵過重,必墮於世間八法(稱、譏、苦、樂、利、衰、毀、譽),而且亦會忘失捨棄菩提心,此種行持常墮於五邪見及五邪命,這樣惡知識應遠離之,否則必定與惡知識同下金剛地獄,不可不注意。在這五濁惡世中要依止一位具德圓滿的上師善知識極其難得,以密教金剛乘諸續部中有明確之條件,如下:(1)獲得不間斷、能成熟之灌頂,具足傳承加持力。(2)淨持戒律,如別解脫戒、菩薩戒、三昧耶誓句戒,沒有違犯灌頂時所持之誓言及律儀。(3)能多聞通達顯密經續論典及密續部儀軌。(4)具足菩提大悲利他之心。(5)於實修精進相續中現量證悟實相(中觀實相空性之見)之義,具足殊勝斷(斷煩惱障、所知障、一切戲論)、證(因斷而證二無我空智)功德。(6)具足生起強烈之出離心,並勉勵他人趣入正法。(7)圓滿大乘菩薩四攝法要(佈施、愛語、利行、同事),並善巧方便調伏、攝受弟子。 (未完待續) 緣空 |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 |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 |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