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寫真》
台灣藝術家在紐約──林世寶的移民故事

據中央社五月報導,裝置藝術常常像在訴說故事,而林世寶在紐約皇后美術館展出的「穿衣吃飯」系列作品--千條牛仔褲的組合──就是他從無數移民在新世界打拚的故事中看到一代一代生活型態的變遷,再用大眾可以意會的素材做媒介來訴說移民的故事。

一九九五年林世寶由旅居了八年的日本來到紐約。這位在日本和台灣已有點名氣的藝術家在紐約大學深造了兩年,獲得碩士學位之後就留在這個多元文化的城市,而紐約的移民社區就成為他的靈感泉源。

對於移民社區的觀察相當投入的林世寶,一九九九年走訪了紐約不同的移民社區取集一美分的錢幣,再以這百萬枚錢幣的構圖來詮釋他為和諧共存的祈福,所創作的「和平進行曲」獲得廣大的共鳴。

「穿衣吃飯」系列其實是延續「和平進行曲」的移民主題的創作。林世寶走訪移民社區與不同種族、不同層面及不同世代的移民接觸的經驗讓他有諸多領悟,他也尋求以最能讓人一目瞭然的媒介來詮釋這些意念。在紐約處處觸目可及的牛仔褲就成為他系列作品的媒介。

以牛仔褲來詮釋移民的「穿衣吃飯」,林世寶的靈感始自一場在移民眾多的皇后區公園裡的聚會。這位社會意識濃烈的藝術家觀察到百分之九十在場的民眾都穿著牛仔褲,令他聯想到走訪移民社區時看到的許多第一代移民。不論在故鄉是屬於白領還是藍領階級,新移民為了在這個新世界留下來,常常必須從事基層的勞力工作,而牛仔褲就是他們的工作服。

對於已經能享受父母打拚得來的安定和富足的移民第二代甚至第三代而言,成為時尚的名牌和設計師牛仔褲是另一種象徵意義。林世寶指出,正如移民家庭下一代在新世界文化洗禮下,他們也發展出不同的生活型態和價值觀。

林世寶在去年七月向紐約、日本及台灣的大眾徵收穿過的牛仔褲。四個月就收集了千餘件。裝置在皇后美術館有兩層樓高的展示廳裡的「穿衣吃飯」系列之一是千條牛仔褲和許多向上攀升的箭頭在牆上的構圖、穿著口袋插著各式工具工裝牛仔褲的模特兒和一身流行時尚身著時髦牛仔褲的模特兒,以及象徵錙銖必計的大秤的組合。

牛仔褲構圖的右方指向展示廳出口的方向有一支大箭頭,林世寶表示,這支箭頭象徵移民家庭下一代在美國社會找尋出口的力量,這股力量和上一代尋求攀升使力的方向不一樣,經常也會發生牴觸。他希望藉此點出不同世代在這個環境裡不同的適應和認同。

策劃組織四月十八日到七月四日在皇后美術館的「台灣藝術家在紐約的聯結與對映展覽」的李美華表示,林世寶的作品「將牛仔褲分別在人體模型上進行拼貼,其中一個佈滿生存謀生工具,另一具顯出順應生活潮流的流行裝飾,象徵移民奮鬥歷史的痕跡,也反映出移民心緒間無窮的矛盾。」

林世寶表示,他的「穿衣吃飯」系列會採用讓大眾很容易就產生聯想的素材來詮釋不同文化對移民的影響以及透過移民紐約的多元文化面貌如何變得更為豐富。他的作品不但反映出一位藝術家深入社會和心靈深層的探討,也是他對於自己和大眾能持續進行社會參與的期許。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