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寫真》
小兒麻痺母親照顧腦性麻痺女兒22年始終如一

據中央社五月報導,日前母親節,家住桃園縣八德市的五十三歲小兒麻痺母親李素霞依舊和二十二年來一樣,在床邊照顧重度腦性麻痺的女兒。母親節這天,她已經不期望女兒能喊出一聲「媽媽」,只是希望能繼續好好照顧自己的女兒,直到她帶不動了,才把她送到安養中心。

走進李素霞的家中,牆上掛滿桃園縣各單位歷年來所表揚模範母親的獎狀,今年她榮獲桃園縣模範母親的表揚,相較於其他母親的事蹟,李素霞除了有一份母性光輝外,更展現出身心障礙人士面對逆境中的執著與樂觀。

李素霞在兩歲時因為小兒麻痺而注定與柺杖為伍,九歲時因為父親過世而被迫失學,使得她只有國小肄業的程度。三十歲那年,李素霞透過媒妁之言結婚生子,原本希望重新燃起生命中的新希望,但是這個希望卻產生嚴重落差。

李素霞生產過程中並不太順利,女兒因為腦部缺氧而變成重度腦性麻痺,一輩子需要家人照料。李素霞回憶說,女兒來到這個世界時,完全沒有哭聲,如此安靜地來到世界,但是躲在背後的哭聲,卻是自己無盡的自責與啜泣。

李素霞的先生在得知女兒重度腦性麻痺的事實後,在隔年離家,一去不回,照顧女兒的重擔落在行動不便的母親身上。為了維持家裡生計,李素霞除了接受家中兄弟姊妹的資助外,也以打零工度日,就這樣過了二十二年。

如今的李素霞以賣彩券過日,而且為了照顧女兒,必須每隔四小時回家一趟,像照顧嬰兒般的照顧女兒。

李素霞無怨無悔的舉措,多年來已經獲頒無數大小模範母親表揚,但是她表示,得獎並沒有改善生活品質,杯水車薪的獎金也不足支應整個家庭。

今年母親節,李素霞獲得桃園縣模範母親表揚,在獲頒獎項後,她還是像平常一樣,賣彩券、照顧女兒,面對連一句話都不會說的女兒,「謝謝媽媽,母親節快樂」的字眼,在平常人口中或許很平常,但是對李素霞而言,卻是最大的心願。

天性樂觀的李素霞把家裡打掃一條不紊,讓女兒有好的安養環境。當記者問到,為什麼不送女兒到安養中心由專人照顧,她只淡淡地表示,自己並不符資格,因為女兒只是重度腦性麻痺,而非植物人。

李素霞說,女兒也不是願意這樣來到世界,只要她在世的一天,就要繼續好好照顧女兒,直到她帶不動了,才希望把女兒送到安養中心。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