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在修行的過程中,會從經典、佛書、法語開示吸收智慧,通過你本身的根器、習性,綜合成你在這階段的修行面貌。 這裡裡外外的綜合,就是一種境界。在人的一生中,每一時期有不同的境界,這都是一種過程。因此在每一階段,都要提高警覺去考察自己,到底有沒有走正?有沒有偏?時時觀察自己的心態,什麼要保持?什麼要修正?必須很清醒的隨時自我覺察。 不去覺察,錯誤會延續,怪異的習性會日久定型。人很容易受污染和牽纏,在修行中就有瑕疵。所以要時時醒悟覺察,用佛的正念,清淨的智慧,以甚深的力量去領悟。 功用不深業不能淨,不以深入的利根去覺去察,就是膚淺的修行人,只做表面功夫,不是實修,是虛修,修一輩子也不能造就超凡入聖的聖者。 故修行功夫一定要紮得實在紮得深,不能掉以輕心。舉例說明,有人習慣在言行上對別人產生批判而不自知,事實上這就是禍害。 因為口上講的,一定是意念上想的。意念更是種在甚深的意識裡頭,平常在意念中口頭上隨時取笑他人或對別人妄加批判,是不好的習慣,這種不好的習慣一天不糾正,一天就是修行差的人。 修行人不管在那行走,脫不了戒定慧三學。一定要從佛陀的戒律禪定智慧去學,不要學成世俗。有了覺悟,還要努力,還要觀察自己在最微細的境界當中,是否能把持,最後才能成就如佛一般,清淨本覺的聖者。 |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
![]() |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 |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