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慈信箱》
修行要時時走中道
•釋蓮慈金剛上師•

密教是由「有」修到「無」,我們設種種的儀軌,就是要由「有相」來入門。譬如壇城上的各尊佛菩薩,還有八大本尊,這都是藉由「有相」的觀修來入門。「空性」則是我們在由有相起修之後,修到高深時就要進入無相,所以最高深的密宗,就是「無相密宗」。由「有相」走到「空性」的境界,這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次第。

末法的眾生,因為大家的根器、因緣不同,需要有次第來修,所以師尊才設下真佛密法次第的修行,由初灌、二灌、三灌到四灌,這就是由「有相」到最後的「無相」。進入空性之後,佛性自然能夠證得,若再發菩提心,就能成佛;不發菩提心,就沒辦法成就佛果。所以「空」跟「有」是要雙運,要互相運用,最好能夠達到「中觀」,行中道,不偏於「空」,也不偏於「有」。若能夠像金剛經所說的「不住相而生其心」,這就不容易走偏了。因為「不住」,就是不住於自己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而能夠生起菩提心,這就是一個口訣,也就是將來由凡夫要解脫自我的束縛、解脫煩惱妄念的執著疑惑,達到證悟,修成聖人必然要做到的。

所以,在修行的過程當中,每一個人在心靈修行上,在做事上,往往都會碰到挫折,而一碰到挫折就覺得萬事皆空,這個時候就很容易放「空」,不碰到挫折是空不了的,都在「有」上面作文章,執著於「有」,非常的厲害;但是碰到挫折的時候,很容易即講「空」,只是這時候是不是真的能空得了呢?不是的,因為這只是暫時心理上的一種殘缺的現象,這種「空」的時間是很短的,只是一種假相,所以不叫「開悟」,而叫「偏空」,兩邊搖搖擺擺,眾生就是有這種秤錘的心理。所以說要進入中道,時時要走中道,這個才是修行。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