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慈信箱》
煩惱障與發菩提心(一)
•釋蓮慈金剛上師•

有些人修行有障礙,受到妄念的干擾,心神不寧,越修脾氣變得越壞,煩惱越多。這些都是煩惱障。

人是由五蘊八識假合。人的七情六慾是根深蒂固的。一般眾生,貪念很強的時候,就一定想辦法要得到想要的東西。瞋念很強的時候,無處發洩,心裡就會不舒服。癡念重的時候,就一定要把某件事物佔為己有。

在世間有很多不可能馬上實現的事,所以凡事都要忍耐,因為永遠都有煩惱。煩惱就像鬼影,來來去去,可以十年八年反反覆覆出現。可以說這一世碰到的冤親債主,其實都是前世造成的。所以修行人要明白,為什麼宿世的冤結可以持續很久,不容易改變。除非你這一世真的能夠將心修得很平,再也不會讓內心起衝突,否則下一世轉世會繼續再來。

一般人與親人之間都非常難相處,更不要說是跟周圍的其他人相處了。所以人與人的相處很難。因此,始終有煩惱。

有些人覺得修了半天,還是貪、瞋、癡很多,還是這麼厲害。應如何面對這個問題呢?

當發覺自己修得不大好,貪、瞋、癡還是很強,或者是脾氣暴跳如雷,或者是正在受到各種考驗,自己感到修得很辛苦,又不知道錯在什麼地方時,要想想師尊教導過的「修行一定要發菩提心。」這句話。

所以要打開心懷,使煩惱消除,第一個口訣:「在修法當中,一定要發起菩提心。」例如:你今天生氣,一定有一個生氣的對象,始終認為生氣的對象是錯的。所以在修法的時候,一定要針對這一個人,發出菩提心,把他當成要賠罪、要關愛的對象。要消除自己跟他人之間的怨結,不可以不理對方。如果心想,「請菩薩加持我不要想到他。讓我安心修法,讓我得到清靜,讓我可以清淨光明就好了。」這個叫做沒有發菩提心。因為這還是表示有困擾。

所以,修行只要修自己好,或越修瞋念越重,最後,會恨盡天下所有的眾生。這個就叫「入魔」。

眾生的煩惱障都是因貪、瞋、癡三毒所引起,所以要消除煩惱障的第一步,還是要由發菩提心開始,視怨親平等無差別。惟有發廣大包容的菩提心,才能令煩惱消除,最終使冤親債主,都能修成正果。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