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所說經》
斷離執著 諸法平等
<釋蓮慈金剛上師2001年9月20日維摩詰所說經第二十八講講經開示>

歡迎各位繼續來研究「弟子品第三」第25頁,倒數第5行,最後一句「其有施者」。

如果一個修行的人,他做布施,有兩層意思:一層就是施捨給眾生,另一層是接受眾生的施捨。所以,凡是有布施的行為,因為這個修行人,尤其是阿羅漢,身為緣覺,如果有眾生去供養他一飯一食,這個功德非常的大。在「佛說出家功德經」裡頭講得很清楚,你要供養一個普通的修行人,不如去供養一個阿羅漢,因為他已經是一個開悟的聖人。那你要供養一個阿羅漢的功德,不如你去供養一個佛。那你要供養佛,你不如去供養一個無修無證的行者。所以布施是有一層一層供養的功德。

「無大福無小福。不為益不為損。是為正入佛道。不依聲聞。」維摩詰說有布施的話,應該沒有大福和小福的分別,因為你若有衡量,這個功德就是不大的,表示你已經有分別心。祂是教導人家,布施或接受布施要沒有分別心。因為大迦葉有分別心,所以維摩詰就是強調沒有大福跟小福的分別,你不要想你去接受窮人的布施,功德比較大,其實都是一樣的。祂說也不為益,也不為損。你也不要去計較哪一件布施比較可以增加利益,哪一種布施利益比較少,損就是減少,益就是增加。心存沒有所謂增或減的布施,才是真正的契入佛道。若是依照小乘的模式去布施,是有選擇的布施,境界比較差。

「迦葉。若如是食。為不空食人之施也。」祂說,迦葉,你如果能夠用佛陀的正念,吃得不分別味道,然後觀這個諸法如幻相,以一個食可以布施一切,離開這些執著,並且不分別布施的大小、增益、減損。所以將來你要受善信的一飯一食供養,你要記得佛陀教的這些道理,這樣子你才不會白白地吃人家供養的飯,這才是受供的最高正見。

「時我。世尊。聞說是語。得未曾有。即於一切菩薩。深起敬心。」佛陀的弟子都是高材生,都是聖人。對於正見的教導,每一個人都表示認同,馬上開竅生出智慧來,馬上對這個大乘菩薩生起敬心。

「復作是念。斯有家名。辯才智慧。乃能如是。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家名,是說維摩詰居士有家室,是在家居士,過世俗的生活,但居然有這樣子的智慧跟辯才。讓人家看了、聽了,無不發起大乘菩薩心、菩提心哪!

「我從是來。不復勸人以聲聞辟支佛行。」大迦葉說,我聽了維摩詰那席話以後,從此不再到處勸人行聲聞跟辟支佛的小乘修行了,我不再講這些小乘的道理了。辟支佛就是獨覺。他說我再也不講這些二乘的道理了。「是故。不任詣彼問疾。」所以,佛陀您叫我去給祂探病,我認為我不夠資格去跟祂探病問疾的。

「佛告須菩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接下來,佛陀就轉向另外一個弟子須菩提,也是修得很好的。佛陀說,你去探病吧!須菩提就跟佛講,世尊,我也不夠資格啊!須菩提馬上推辭掉。

須菩提是專門修「空」的,祂出生的時候,聽說家裡就四壁空空,家裡的財寶忽然都不見了,直到幾天以後才又出現回來。祂是解空第一,在佛陀的弟子裡,是對空性的道理悟得最深的。「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入其舍從乞食。時維摩詰取我缽盛滿飯。謂我言。唯。須菩提。若能於食等者。諸法亦等。諸法等者。於食亦等。如是行乞。乃可取食。」須菩提說,想起從前,我去維摩詰居士家化緣乞食,維摩詰居士拿了我的缽,一下就把飯盛滿了。然後維摩詰跟我說,須菩提,你要吃飯,要乞食,你也要平等的,因為諸法都是平等的。你懂得諸法是平等的道理,那麼你去乞食也是要平等乞食,你若以平等心去乞食,你受供就不會造業,否則你就造業。

「若須菩提不斷淫怒癡。亦不與俱。不壞於身。而隨一相。不滅癡愛。起於解脫。」因為須菩提是專門修空的,維摩詰說,須菩提,你在修行當中,要怎麼樣修得解脫呢?維摩詰說,須菩提,你不應該刻意去斷這個淫,也不應該刻意去斷你的瞋、你的癡。你不要刻意去接受它,也不要刻意去離開它。這就是一個解脫的智慧。

然後你能夠「不壞於身。而隨一相。」對於身體這個假合,你不要特別想去給它破壞掉,而能夠隨一相。這個一相就是「空」、「有」合一之相,就是把它想成是空有一如。意思是說,你的身體應該要隨順於此,如此才能夠不落邊見得證解脫。

這就是真正的大乘菩薩。維摩詰居士有老婆,又是市井商人,要跟各種階層的人做生意,祂有時候一定也會有怒氣。但祂卻能夠出污泥而不染,能夠解脫,祂並沒有特別去斷自己的淫、怒、癡,因為祂明白真如的道理,所以也不會對祂的身體特別厭倦。這是菩薩的修行工夫,你在修清淨法身當中,能夠不破壞這個身體,不厭惡這個身體。行外道的人覺得這個身體是障礙,要不得,所以要破壞它。

真佛密法是一個實修的法門。師尊講過,我們修法,就是要從這個貪、瞋、癡裡頭修出來的,你從貪裡頭去修,修出來,你就成佛。你從瞋念裡頭去修,修出來的,你就是大金剛。那麼你從癡念裡頭去修,修出來,你轉化了,就變大菩薩。所以我們的真佛密法就是以維摩詰居士的理念在修的,這個就是大乘菩薩心。

顯教主張淫、怒、癡要完全斷,要守戒,但是師尊祂能夠自在,不會在淫、怒、癡當中再退回去。所以,我們的修行在還沒有到達堅固之前,我們還是要不斷的實修。有的時候,你會有一種錯覺,覺得自己修得可以了。但是另外一個時候,你又會發覺不能過關。這是因為這個法門你還沒有修到堅固。

「以五逆相。而得解脫。亦不解不縛。」意思是,你應該不要執著於空,你要從五逆相當中超脫出來。五逆相,就是五種忤逆的重罪,像殺父母、殺阿羅漢、破壞和合僧,還有出佛身血,都是五逆罪,很重的。

維摩詰說,你應該能夠從這個五逆罪當中得到解脫,而解脫以後,你還要達到不解不縛的境界,就是覺得沒有什麼要解的,也沒有什麼可以綁你的。

「不見四諦。非不見諦。」阿羅漢是修四聖諦的,當你解脫以後,你不能說是從四聖諦裡頭解脫出來的,但是你也不要說不見諦啊!你也不能講沒有四聖諦,想刻意去給它斷掉。反正你不契不離就對了。你有證,也等於沒證;依四諦,也不依四諦;你有解,也無解;你有縛,也好像沒有縛。所以這個都是斷離我法二種執著的理念。

「非得果。非不得果。非凡夫。非離凡夫法。非聖人。非不聖人。」什麼理念都不要有斷言。你也不要想,我現下得了果位,也不要想沒有得果位。你也不要想,我現下是凡夫,或者是我現下已經脫離凡夫的境界,進入聖人的境界。「雖成就一切法。而離諸法相。乃可取食。」如果你講你是凡夫,那你就著了凡夫相;你說你離了凡夫,那你就是離凡夫相,又進入另外一邊。你說你是聖人,你也是進入這個相;你說你不是聖人,也是著相。你說你得果,也是著相;不得果,也是執著。所以你已經成就了這所有的一切,你依四聖諦來解脫,就算你得到了果位,你脫離了凡夫的境界,你成就了聖人,但你還是要離法相,還要斷除你最後的一絲法執。因為你認為自己有什麼,或者是斷什麼,你就是著相,你還是執著這個法。所以維摩詰居士說,你執著這個法,你就沒有資格受供,不能來討飯了。

所以,這個道理是很深的,修行到越高的境界,你們就越能夠理解。有句話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個酒肉吃下去,你自然從這個吃的裡頭就能給它淨化,酒經過你淨化,就變成水,那你的佛性還存在,並沒有減少,這就是一種心的轉化。你吃肉,你給它想成清淨吃,給它超生,那麼你自己的靈性就不會被污染,你的佛性也不會改變。

像燒紙金,最近師尊在「真佛論劍」有提到,祂說有人問:燒紙金是必須的嗎?他回答說,燒紙金,能夠讓你心安,你就該燒;你不燒紙金,你能夠安心,你就不燒。(笑)師尊的意思是,凡事都在於一個心,你這個心念轉對了,你就不造業;你心念錯了,你的業就成立了。所以這個心哪,看你怎麼擺。就像恐怖份子,他們自認為他們是正的,他們如果知道自己是錯的,他一定不敢做的。所以最高的正見,像這樣講給阿羅漢聽最好,要不然,一般人往往會斷章取義。

所以基本上,你的心還是要很正確、很清淨的,這樣你想出來的道理才是清淨的,心不清淨是不行的。因為大成就者已經知道自己非常的明心見性,已經明白自己的心、見到佛性,所以他能夠把持,他去做很多世俗凡夫的事情,不會有事。

但是你是凡夫,你還沒有修成、還沒有堅固,那你也跟著大成就者去做那些事情,就是繼續墮落啊!所以師尊講過,「獅子跳得過的,兔子不要跳。」行者不要忘記這句話,你的成就與智慧不足,若跟著成就者跳,就真的完蛋了。

一般沒有智慧的人,他會選擇喜歡聽的話去做,沒有智慧判斷自己的能力。所以同樣一個老師教下來的學生,有的人就能夠受用,有的人就亂做一通。密宗弟子修到三灌的時候,有雙身法,雙身法就是不斷淫,而行雙運。但是師尊講出家人不能修,出家人只能修單身的法門。而現下連在家居士,師尊也說不要隨便去修這個法。因為他們把持不住的,師尊講他們沒有「堪能」。什麼叫「堪能」?就是你能夠控制住不漏,因為你一漏,就是凡夫。不漏,你才是做聖人的事情,「不漏」是身體不漏,心不漏。你在還沒成聖人之前,而且是很堅固的聖人之前,你一定是有漏的。所以師尊才告訴弟子不要隨意去試這個法。

所以,真正修到最後,是沒有分別的。因為諸法平等,法無自性。什麼壞的、好的,都沒有分別。那為什麼會有分別?是一般人給它分別出來的,依照因緣給分別出來的。這一切都是空性,宇宙的真理就是空性。贏也好,不贏也好,都是空。聖人也好,凡夫也好,也沒有分別。解脫、輪迴也沒有分別。他就是要你破除法相,諸法的分別,這個完全修通了,你才能真正的超凡入聖。

佛陀傳法四十九年,到最後祂還是說,我沒有說法。祂就是告訴你,無法可說,法本身都不存在的。是為了權宜而說,是為了方便而說,是為了讓眾生了解才說這麼多法出來。同樣的,我們講戒律,佛陀早期是沒有戒律的,本來就是要修到空空的,幹嗎要弄一些戒律條文來綁手綁腳的。但是怎麼後來會有呢?這也是權宜之計,也是為導正眾生而設的。眾生若沒有戒律去遵循,他們就無所適從。這就是佛陀的權宜教化。

嗡嗎呢唄咪吽。



BACK

願盡形壽禮敬傳承。敬師,重法,實修。
願盡形壽奉法持戒。願盡形壽眾善奉行。
Copyright(c)2001 True Buddha Publication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